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行业资讯 >
栏目列表
62.9K

“双碳”政策下,智慧物流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物流产品网|发布时间:2021-06-29 09:46|浏览次数:
       “碳中和”已成为 2021 年的高频热词之一。可以预见,“双碳”目标下,必将带来社会经济各领域低碳转型的重大变革,物流行业也不例外。作为物流行业主要发展方向的智慧物流,将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物流,碳中和薄弱一环
       目前人们对节能减排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产和开采环节的改善,对物流环节关注甚少,但事实上,这一环节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
       仓储物流行业,既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仓库、配送中心、港口、运输车辆船舶飞机等基础设施,每天消耗巨量能源,产生大量碳排。
       不错,物流业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物流业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高碳”污染也在悄悄毁坏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作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物流行业的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应受到各界关注。
       在我国,物流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是碳中和薄弱一环,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运输结构不合理,公路运输占比偏大,铁路运输占比较小。众所周知,铁路、水运明显能耗较低,而公路能耗较高。2019年交通运输统计公报,公路专业货运企业每百吨公里单耗1.7千克标准煤,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每百吨公里单耗0.39千克标准煤。铁路明显能耗较低,而公路能耗较高。并且铁路运输总体上更容易实现电气化。
       虽然,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也由2016年的7.7%提高到2020年的9.9%,但距国家提出的“增长30%”的目标还有差距。
       提升铁路运输在整个运输结构中的占比,既是应对碳中和,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引入碳交易机制、征收碳税等方式引导企业更多采用铁路运输方式,以减少能耗和排放。
       二是自动驾驶的节能效果显著、目前落地还有差距。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测算,相较于非自动驾驶车辆,搭载车间通信系统的自动驾驶车辆通过地图线路优化及刹车制动优化,节能效率达到19%。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的预测,2024年个人出行中的自动驾驶,将使二氧化碳年排放减少约1.18亿吨。
       三是在物流运输中,新能源车辆推广普及率不高。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8%左右,其中道路运输领域碳排放额最高,约占整个交通行业的75%。据预测,到2025年,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还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
       交通行业率先实现零排放,对于推动双碳目标的落实,非常关键。电气化是碳中和的核心,也是目前实现碳中和成本最低、最为成熟的技术路径。按照2030年纯电动汽车的渗透率达20%测算,可累计减排约304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如果全国能够统一实现物流车100%电动化,并将电力的来源全部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则每年可为“碳中和”贡献约2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然而,重型新能源货车商业化量产尚未实现,现有新能源车辆主要还是用于乘用车领域,货运领域较少,交通能源动力变革任重道远。为了货运领域新能源车辆的普及将加速,提前实施国VI排放标准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四是大宗商品以传统运输为主,耗能较大。以煤炭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还是粗放的传统物流组织和运作方式,使得污染现象十分严重,碳排放量大。所以,低碳经济下大宗商品物流的转型越快越好。
       五是电商物流碳排量急需减少。据统计,电商2019年碳排放总量为5326万吨,其中物流和包装占比近47%,达2515万吨。机构预测,2025年电商企业碳排放量将达到1.16亿吨,其中物流包装将达5452万吨。
       总之,物流是碳中和薄弱的一环,必须从现在起就谋划低碳之路。
       二、碳中和,一个巨大的市场
       围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经济活动,弊端逐渐暴露,其正以灾难的形式反馈。
       因此,我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对世界的承诺,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阶段深刻转型的内在要求。
       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据测算,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我国企业节能的空间十分巨大,完全可以通过节能降耗来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物流、包装行业至少面临着近亿万吨的减碳空间。即使只实现50%的可循环物流包装替代,也可减排近5000万吨的碳排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上预计,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年-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
       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投资需求,让包括物流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跃跃欲试,期待在这个百万亿“蓝海”市场中有所作为。
       我国自2011年起就在多省市启动了地方碳交易试点工作,今年全国碳市场将在今年启动上线交易。企业可以通过抵质押、交易性回购等融资进行减排,这是碳市场的重要功能。
       未来,国家每年会给企业发放碳排放配额,排放量少于配额的企业就可以把多余的配额拿到碳交易所出售,而排放超过配额的的企业,就需要到市场上去买排放权。在这个机制下,高耗能的企业排碳成本就高,而新技术、新能源等企业可以化身“卖碳翁”,用省下来的碳配额来增加盈利。
       未来碳排放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对物流企业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碳中和将孕育全新的、低碳的物流模式,这对物流企业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了物流行业向绿色低碳全面转型的契机。
       面对碳中和巨大的蛋糕,物流龙头企业已先行一步。企业是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主体,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创新载体。碳中和与碳达峰‘双碳’目标的实现,主导在企业,重点在产业链各环节的绿色转型。
       去年10月,京东物流宣布正式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成为国内第一家承诺科学碳目标的物流企业。提出2030年减碳目标,与2019年相比,碳排放总量减少50%
       未来碳排放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对物流企业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智慧物流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智慧物流,打造低碳物流的解决方案
       物流行业应以智慧物流为抓手,聚焦脱碳之路上的机遇和挑战。低碳物流,关键因素在于要提出高效的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智能物流将是其主要选择。
       物流绿色转型作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谁能助力仓储物流领域绿色低碳供应链转型?智慧物流将担当重任。
       低碳物流概念的提出,为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低碳物流创建也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持长久竞争力优势的重要举措,让智慧的力量,进一步致力于节能减排。
       近年来,“节能降耗”成为我国智能技术发展中备受关注的词汇之一
       新兴技术加快落地,智慧物流发展提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企业业务场景、减排需求,预测未来的碳排放趋势,帮助企业更准确的制定和调整目标。
       物流需要围绕智能化,数字化,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数字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物流智慧数字既是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创新增长的“新蓝海”。
       智慧物流是指融合智能和数字技术,通过数据优化物流运行,带来便捷与高效的同时,实现碳排放的减少。
       智慧物流建立统一互联、融合互通的互联网平台,实现物流大数据的采集、治理与智能分析,以更加精细、动态的方式管控运输、经营、服务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得物流全循环达到“智慧”状态,提升和改善物流生态,实现碳排放的减少。
       智慧物流推动的模块化,柔性化,可有效推动物流资源共享,改变传统的运作方式,从而履行“3060”碳达峰、碳中和责任。
       智慧物流创新理念逐步渗透到物流的各个环节。菜鸟网络推动“新物流”革命,京东物流提出“下一代物流”解决方案,上海、青岛等开启无人港口新时代,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物流机器人、云仓等日益推广都带来了效益的提高,碳排放的减少。
       智慧物流中的数字化,能够有效监测、分析和管理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先进控制系统应用实现了物流过程数据全流程的信息化、可视化以及调度优化,资源消耗和气体排放显著降低。
       物流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智慧物流助力碳中和的底层逻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智慧物流降低货运车辆运输空载率。智慧物流发展在大幅提升物流效率的同时,有力减少了车辆无效和低效行驶。  
       当前货运行业车辆运输空载率达40%,智慧物流,数字平台有效降低空载率。截至2020年6月,根据公安部披露,中国载货车保有量为2944万辆,假设这些车辆空载率从40%降至20%,将减少全年无效行驶里程1472亿公里,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量695.08亿千克。智慧物流,数字平台有效降低空载率。根据初步测算,通过无车承运模式能够降低车辆空驶率约5~10%。
       二是智慧物流采用的前沿技术,是推动碳中和的有力举措。AI、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创新应用,以技术赋能交通,通过物流智能化、实现减排降碳,应用5G技术,把单车的小交通,演变成所有车辆和道路网联化的大交通,以流减污降碳。
       智慧物流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双碳”发展中的价值,打造绿色物流系统已是必然。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物流企业当前的工作过程、减排方法和需求,预测未来的碳排放量,有利于帮助企业更加准确的制定、调整和实现碳排放目标。
       三是智慧包装将减少巨量碳排放。物流包装给环境带来负担,减包装,是物流业,特别是快递业绿化的重要措施,使用充气气囊替代泡沫等材料,大幅减少缓冲材料的使用,采用可以在短时间内自然降解的植物纤维胶带替代传统胶带等等,都是包装低碳化的有益步骤,但重要的措施是物流包装智能化。
       智能包装,包括智能分仓、装箱算法、电子面单、原箱发货和回收箱发货到整体的绿色包装解决方案以及智能路径规划。据不完全统计,从碳中和这一时代框架审视,到2030年,投放市场的智能包装通过对一次性包装的替代,累计减少巨量的碳排放。
       结语:碳中和道路任重道远,既不能过于乐观,也不要过于悲观,物流,作为重要一环,从智慧物流入手,减少碳排放,应一步一个脚印。


Copyright © 物流工程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27276号-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团体登记证/社证字第4347-1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45号